龙泉窑凤耳纸槌瓶
此瓶为盘口,长直颈,溜肩,直筒腹下收,圈足,整体造型简约,富拙趣。颈部对置反身凤形半环双耳,双凤以模印成形,冠羽贴器飘动,长颈外伸,羽翅平举,身躯与器颈垂直相接,使凤耳更具曲线美。此器形制因似造纸打浆所用槌具,亦称纸槌瓶,为龙泉青瓷典型器形。器型规整优美,比例协调,青釉凝厚如玉,色泽典雅,胎质精良,体现了龙泉窑青瓷“青如玉、明如镜、声如磬”的特色,堪称难得一见的珍品。在绍兴宋六陵遗址的发掘中曾出土过龙泉凤耳瓶片,可见此类器物曾是南宋皇室陈设之官器,为龙泉瓷中的珍稀器型品种。
龙泉窑素来受海外藏家所喜爱,日本有两件龙泉窑凤耳瓶乃皇室之物,一件定为日本国宝级文物,也是现存凤耳瓶中最出众的一件,现被日本大阪府和泉市久保惣记念美术馆所收藏;另一件铭“千声”,定为日本重要文化财产,现藏于日本的阳明文库。两件得名皆出自十七世纪时日本后西天皇“捣月千声又万声”诗句的敕铭,大意是这瓶一拿出来便能赢得千万口同声的赞叹,足见此类凤耳瓶之珍贵。
藏品編號及名稱:
00901 龍泉窯粉青釉雙鳯耳瓶
1 in stock
Description
1).
侈口,直長頸,帶雙鳳耳,豐肩,直長腹,矮圈足,造型高貴大方。整體胎質細膩堅實,施粉青釉,釉層肥腴,色澤溫潤,光氣內斂,類玉似冰,所謂“青如玉,明如鏡,聲如磬”應是如此。外壁光素,線條優雅,外形大氣古樸、高貴典雅。宋代是中國瓷器藝術品臻於成熟的時代,是單色釉陶瓷發展的第一個輝煌時期,不管在種類還是燒造工藝等方面,均位於巔峰地位,其單色釉製品色調優雅,無與倫比。龍泉窯釉色蒼翠,不事雕飾,廣為後人所推崇。隨著時代的延續,此種粉青釉鳳耳瓶存世極少,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南宋龍泉窯極品,也代表了宋代龍泉青瓷發展的最高水準,值得收藏家珍愛。細細的凝視,靜靜地端詳,體會當年的閒情雅致,遐想品味宋代文人那份特有的風姿婉約、芬芳清逸的儒雅。
2).
龙泉窑凤耳纸槌瓶
此瓶为盘口,长直颈,溜肩,直筒腹下收,圈足,整体造型简约,富拙趣。颈部对置反身凤形半环双耳,双凤以模印成形,冠羽贴器飘动,长颈外伸,羽翅平举,身躯与器颈垂直相接,使凤耳更具曲线美。此器形制因似造纸打浆所用槌具,亦称纸槌瓶,为龙泉青瓷典型器形。器型规整优美,比例协调,青釉凝厚如玉,色泽典雅,胎质精良,体现了龙泉窑青瓷“青如玉、明如镜、声如磬”的特色,堪称难得一见的珍品。在绍兴宋六陵遗址的发掘中曾出土过龙泉凤耳瓶片,可见此类器物曾是南宋皇室陈设之官器,为龙泉瓷中的珍稀器型品种。
龙泉窑素来受海外藏家所喜爱,日本有两件龙泉窑凤耳瓶乃皇室之物,一件定为日本国宝级文物,也是现存凤耳瓶中最出众的一件,现被日本大阪府和泉市久保惣记念美术馆所收藏;另一件铭“千声”,定为日本重要文化财产,现藏于日本的阳明文库。两件得名皆出自十七世纪时日本后西天皇“捣月千声又万声”诗句的敕铭,大意是这瓶一拿出来便能赢得千万口同声的赞叹,足见此类凤耳瓶之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