侈口,束頸,豐肩,肩部對置雙獅銜環耳,長腹下收,矮圈足,整體呈四方形。通體施白釉,以粉彩為飾,口沿及獅銜環耳描金,金光熠熠,光彩奪目。耳部一面頸部繪一閣樓內兩女一童做跪拜禮;腹部繪山丘、田壟、稻田、樹木、花草,上方兩童子腳踏水車汲水,下方兩農夫手持秧苗進行插秧,底下一農夫右手揚鞭策牛,左手扶犁把,翻耕田土。對側獅耳面頸部繪一農夫腳踏臼板進行搗臼,房外兩童子一則推磨,一則往石磨裡添糧,為搗臼去殼,研磨穀物的場景;腹部田陌縱橫交錯,田壟上一童子用木棍挑撥水桶,另一農夫擔挑兩筐秧苗,下方兩農夫手持鋤頭站在稻田裡除草;右側一壯丁正在播種;下方老農右手持韁繩,左手揚鞭策牛,雙腳站立於齒耙之上進行碎土平茬。無耳一面頸部飾三女子印染晾布;腹部繪捉績、採桑、上簇等育蠶場景。對側面頸部繪祭拜圖;腹部繪紡織、染色、絡絲等織布場景。瓶身兩面為耕種場景,令兩面為蠶織場景,工種明確,場景佈局巧妙,詮釋精准,構成一幅“耕織圖”畫面。宋代“仁宗寶元初圖農家耕織於延春閣”,是目前所知北宋宮廷以農家耕織為內容的成套的壁畫,是我國最早的耕織圖,惜已不存;此後南宋樓璹繪製了反映當時南方農桑生產全過程的《耕織圖》四十五幅,元明清一直延續不絕。清康熙二十八年,康熙帝命宮廷畫家焦秉貞仿照樓璹《耕織圖》刊本繪製《禦制耕織全圖》,圖冊共四十六頁,耕、織各二十三頁。瓷器上出現耕織圖紋,始見於康熙三十五年,康熙五十一年以後廣為流行,清末.許之衡《飲流齋說瓷》載:“‘耕織圖’為康熙官窯精品,兼有禦制詩,楷亦精美,聲價殆侔於雞缸也”。康熙瓷器上出現耕織圖紋飾,與康熙帝的重農思想是密不可分的,中國自古就是農業大國,農耕蠶桑舉足輕重,事關國計民生;由於其“圖繪以盡其狀,詩文以盡其情”,將瓷器上裝飾耕織圖,使之成為推廣農本思想的媒介和載體,不僅使人們對田園生活產生無限嚮往,也給人以清新高雅的藝術享受;同時也使世人深知:“衣帛當思織女之寒,食粟當念農夫之苦”,並喻有“用以示子孫臣庶,俾知粒食為艱,授衣匪易”之理,提醒人們莫忘農本;而起到了普及農業生產知識、推廣耕織技術、促進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巨大作用,其本身也成為極其珍貴的藝術瑰寶。此對器物胎質質堅,紋飾佈局合理,刻畫精美;場景豐富,人物生動傳神;色彩絢麗、色調統一,品相完好,具有很高的文化價值和收藏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