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瓶通体施窑变红釉,为钧红釉特征,施釉均匀,釉汁肥厚,色泽亮丽夺目,红颜动人。钧红釉创烧于宋代,是钧窑利用铜的氧化物为着色剂,在还原气氛中烧成的铜红釉;钧红釉瓷器属我国最早出现的一个铜红釉品种。葫芦谐音“福禄”,是我国传统吉祥物,多用于陈设或悬挂门口,用以招财辟邪;瓷质葫芦瓶创烧于南宋,后代皆有传承和沿袭,此瓶口沿较阔,胫足较高,为清代中晚期葫芦瓶造型风格。清中后期钧红釉瓷器琢器多因窑变釉流动性较强,釉水垂流至底部,和垫烧物粘连,出窑后人工敲开,造成底足粗燥不平,俗称“敲底”。此器底部通透,应为敲底造成震裂,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而造成的脱落。
藏品編號及名稱:
00626 钧红釉葫芦瓶
制造材質: 瓷器
制造年代:乾隆(公元1736 – 1795)
年款:没有紀年款
1 in stock
口徑(cm): 9.40
底徑(cm): 15.00
高度(cm): 34.40
重量(g): 3,233.00
藏品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