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品編號及名稱:
00407 黑釉兔毫盏

制造材質: 瓷器
制造年代:明代(公元1368 – 1644)
年款:没有紀年款

1 in stock

侈口,弧壁,圈足。器内外施釉,底部露胎,釉汁垂流厚挂,呈褐蓝色,因釉色细而下垂,酷似兔毫,故称“兔毫盏”,建窑以烧造黑釉兔毫盏而独具特色,按其釉色又分为“金盏”、“银盏”和“蓝盏”,其中以“蓝盏”更为可贵。建窑为宋代名窑之一,亦称“建安窑”、“乌泥窑”,窑址在福建建阳县水吉镇,以烧黑釉瓷闻名于世,小碗最多,胎骨乌泥色,釉面多条状结晶纹,细如兔毛,称“兔毫盏”,也有烧成“鹧鸪斑”和“银星斑”的,别致美观;釉下毫纹,是利用酸性釉料所后成的酸化痕迹作装饰,因建窑瓷皆仰烧,釉水下垂,成品口缘釉色浅,由于器壁斜度不同,流速快,成纤细毫纹,流速稍慢则粗,就成兔毫之状。

口徑(cm): 11.80
底徑(cm): 5.50
高度(cm): 4.80
重量(g): 217.00
藏品查詢

Description

00407 黑釉兔毫盏是中国古代瓷器中的一件经典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工艺特色。以下是对该文物的简要介绍:

### 黑釉兔毫盏

– **年代**:黑釉兔毫盏主要流行于宋代(960-1279年),尤其是南宋时期。宋代是黑釉瓷器发展的鼎盛时期,兔毫盏是当时茶文化的重要载体。
– **窑口**:兔毫盏的主要产地是福建建阳的建窑。建窑以生产黑釉瓷器闻名,尤其是兔毫盏、油滴盏和曜变盏等,深受宋代文人雅士和茶艺爱好者的喜爱。
– **釉色与纹饰**:黑釉兔毫盏的釉色乌黑光亮,釉面呈现出细密的条状纹理,形如兔毫,故得名“兔毫盏”。这种纹理是由于釉料中的铁元素在高温烧制过程中析出并结晶形成的,具有天然的艺术美感。
– **器型**:兔毫盏通常为敞口、斜壁、小圈足的茶盏造型,器型简洁大方,适合点茶和斗茶使用。
– **用途**:兔毫盏是宋代点茶文化的重要器具。宋代盛行点茶法,茶人喜欢用黑釉盏来衬托茶汤的白色泡沫,形成鲜明的视觉对比,因此黑釉盏在宋代茶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 艺术与历史价值
黑釉兔毫盏不仅展现了宋代建窑高超的制瓷工艺,还反映了宋代茶文化的繁荣。其独特的釉色和纹理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是宋代瓷器中的珍品。同时,兔毫盏也是研究宋代社会生活、茶文化和制瓷技术的重要实物资料。

Go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