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珍藏編號00362的青釉三足香爐,為明代(1368-1644年)龍泉窯燒製的典型器物,造型取材自青銅器「鬲」,故又稱「鬲式爐」。此器特徵為侈口、圓腹,三足外撇,通體施青釉,唯足部露胎,釉色呈現龍泉窯經典的梅子青色,青翠幽雅,釉面勻淨瑩潤,展現明代青瓷的工藝水準。
其尺寸小巧,口徑6.7厘米,高6.8厘米,重量176克,器形規整,胎質細密,兼具實用與觀賞性。此類三足香爐在龍泉窯中頗為常見,反映了明代仿古風尚與文人雅士對青瓷的推崇。龍泉窯自宋代起即為青瓷代表窯口,明代早期仍受皇室重視,如洪武年間文獻記載,龍泉窯與景德鎮同為宮廷燒造瓷器,足見其地位。此爐雖無紀年款,但通過造型、釉色及工藝特徵,可明確斷代為明代作品,屬龍泉窯青瓷中的雅緻之作。
此類器物不僅承襲宋代青瓷的簡約美學,亦融入明代瓷器對線條與比例的講究,三足外撇的設計既穩定器身,又增添古樸韻味。作為香道用具,其功能與形式完美結合,體現了明代文人生活美學與工藝技術的融合,具有較高的藝術與歷史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