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青釉八卦纹琮式瓶
瓶为唇口微撇,短粗颈,方形长腹,下承圈足,为琮式瓶。通体施粉青釉,釉层凝厚纯净,色泽淡雅怡人,器身四面以凸起的八卦纹为装饰,纹饰清晰有序,我国传统上认为八卦纹具有匡正辟邪的作用,寓意逢凶化吉、遇难呈祥。釉色柔和幽雅,底部署青花六字楷书款“大清宣统年制”。器物工艺精湛,造型端庄,比例均衡,青润悦目,古朴雅致,为清代官窑之经典器形。宣统在位极短,当时时局多变,清政府山河日下,御窑厂的产量也每况愈下,故此留存传世的宣统官窑器较为少见,此件更是其中精品。
琮式瓶,因仿古代“玉琮”而得名,最早出现于宋代,琮的内圆外方表示天圆地方,中间的穿孔则表示天与地之间的沟通,是中国古代世界观和通天行为的一种很好的象征物。最早的瓷质琮式瓶出现于南宋时期的官窑器和龙泉窑器。清代以后,琮式瓶器身的横线纹装饰逐渐演变为八卦纹,因此,清后期又将其称为“八卦瓶”。而八卦纹琮式瓶则始于清乾隆朝,此式一开,遂为后世历朝所遵循,直至宣统朝,御窑厂除每年固定件数外亦被烧造用以赏赐王公大臣。
藏品編號及名稱:
00211 粉青釉八卦紋琮式瓶
制造材質: 瓷器
制造年代:宣統(公元1909 – 1911)
年款:大清宣統年製六字楷書款
1 in stock
口徑(cm): 9.00
底徑(cm): 10.50
高度(cm): 28.50
重量(g): 3,285.00
藏品查詢
Description
1.粉青釉八卦纹琮式瓶
瓶为唇口微撇,短粗颈,方形长腹,下承圈足,为琮式瓶。通体施粉青釉,釉层凝厚纯净,色泽淡雅怡人,器身四面以凸起的八卦纹为装饰,纹饰清晰有序,我国传统上认为八卦纹具有匡正辟邪的作用,寓意逢凶化吉、遇难呈祥。釉色柔和幽雅,底部署青花六字楷书款“大清宣统年制”。器物工艺精湛,造型端庄,比例均衡,青润悦目,古朴雅致,为清代官窑之经典器形。宣统在位极短,当时时局多变,清政府山河日下,御窑厂的产量也每况愈下,故此留存传世的宣统官窑器较为少见,此件更是其中精品。
琮式瓶,因仿古代“玉琮”而得名,最早出现于宋代,琮的内圆外方表示天圆地方,中间的穿孔则表示天与地之间的沟通,是中国古代世界观和通天行为的一种很好的象征物。最早的瓷质琮式瓶出现于南宋时期的官窑器和龙泉窑器。清代以后,琮式瓶器身的横线纹装饰逐渐演变为八卦纹,因此,清后期又将其称为“八卦瓶”。而八卦纹琮式瓶则始于清乾隆朝,此式一开,遂为后世历朝所遵循,直至宣统朝,御窑厂除每年固定件数外亦被烧造用以赏赐王公大臣。
2).圓口,短頸,方柱形長身,圈足,口、足大小相若,器身四面有凸起的橫線裝飾,整體造型呈琮形,故名“琮式瓶”;通體施粉青釉。琮,方柱形,內有圓孔的玉器,是新石器時期的禮器,也稱為玉琮,其器內圓而外方,以象天圓地方之說,《周禮》記載:“以玉作六器,以禮天地四方。以蒼璧禮天,以黃琮禮地,以青圭禮東方,以赤璋禮南方,以白琥禮西方,以玄璜禮北方”,瓷質琮式瓶沿襲了玉琮的基本形制,只是玉器之內圓,上下通透,而瓷制者加了圈足和底,演化為一種瓶。青釉琮式瓶自南宋龍泉窯便有燒造,是上佳的觀賞器物,此器為清晚期所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