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件唐代长沙窑执壶为典型中晚唐时期作品,器形规整大方,展现了长沙窑成熟期的工艺特色。壶身呈喇叭口、长颈、溜肩、筒腹及平底造型,线条流畅而富有张力。肩部一侧设棱状短流,流口斜削利落,便于倾注;另一侧以绶带形曲柄连接颈腹,柄部弧度自然,兼具实用性与装饰性。通体施青灰釉,釉色青中泛灰,釉层薄而均匀,局部因窑变形成深浅不一的色调,呈现出长沙窑特有的朴素雅致。
外壁以褐彩绘蝶纹,纹饰笔触简练生动,蝴蝶展翅姿态栩栩如生,反映了唐代民间艺术的写意风格。此类蝶纹多寓意吉祥,常见于长沙窑日用器,兼具装饰与象征功能。胎质灰白,胎体坚实,底部露胎处可见细微的垫烧痕迹,为典型匣钵烧造特征。整器高24厘米,口径11厘米,底径12.5厘米,体量适中,应为当时酒具或茶具,兼具实用与审美价值。
长沙窑作为唐代重要外销瓷窑,此执壶融合南北瓷艺特点,其粗犷率真的纹饰与浑厚器形,不仅体现唐代世俗生活的审美趣味,更是研究海上丝绸之路贸易的重要实物例证。